单选题

男性,63岁。右下肺癌侵及胸壁。胸部CT显示肺门、纵隔无肿大淋巴结,未发现远处转移。。该病例TNM分期为()

A. Tb
B. Ⅱa
C. Ⅱb
D. Ⅲa
E. Ⅲb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11****4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70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11****4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70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MRI在显示癌肿对纵隔、胸膜及胸壁等邻近结构的直接侵犯方面不及CT() 男,57岁。干咳1个月。胸部CT示左肺门肿块,左主支气管狭窄,纵隔及左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示“小细胞肺癌”。该患者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男,57岁。干咳1个月。胸部CT示左肺门肿块,左主支气管狭窄,纵隔及左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示“小细胞肺癌”。该患者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 男性,42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周边有1cm直径肿物。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前段肿 物1cm直径,边界不规则,呈明显分叶状,肿物距肺表面1.5cm,纵隔淋巴结增大。若病理报告为小细胞肺癌,应采取的治疗是 男性,42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周边有1cm直径肿物。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前段肿物Icm直径,边界不规则,呈明显分叶状,肿物距肺表面L 5cm,纵隔淋巴结增大。若病理报告为小细胞肺癌,应采取的治疗是 男,57岁。干咳1个月,胸部CT示左肺门肿块,左主支气管狭窄,纵隔及左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示“小细胞肺癌”。该患者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题号:174)() 女,51岁。反复咳嗽2个月,伴胸痛7天入院,胸部CT示左上肺直径约2cm占位影,未见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经胸壁穿刺活检确诊为小细胞癌。其治疗选择为() 女性,51岁。反复咳嗽2个月,伴胸痛7天入院。胸部CT示左上肺直径约2cm占位影,未见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经胸壁穿刺活检确诊为小细胞癌。其治疗选择() 患者男,50岁。胸片与CT见肺尖有一直径6cm肿块,侵犯胸壁局部肋骨破坏,肺门纵隔淋巴结不大,无远处转移,一般情况好。首先考虑的治疗是()。 男性,65岁。胸部CT示左肺门占位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已行左全肺切除加淋巴结清扫,病理报告为鳞癌,淋巴结转移5/7。下列关于肺癌术后的放射治疗,错误的是() 女性,56岁。右胸部疼痛1个月。胸部CT检查发现右下肺外带2cm×3cm大小密度增高影,且与胸壁无界限。诊断性检查宜采取()。 男性,63岁。近期出现声音嘶哑而就诊,检查发现左声带麻痹,未见肿物;病人无明显咳嗽、咯血症状。胸部透视发现左肺门影增大,左侧膈肌矛盾运动;行CT检查,左肺门影增大,左上叶支气管狭窄、截断,主肺窗显示不清,左膈肌升高。下列哪项诊断最恰当()。 男性,63岁,近期出现声音嘶哑而就诊,检查发现左声带麻痹,未见肿物;患者有时出现咳嗽、偶尔咯血。胸部透视发现左肺门影增大,左侧膈肌矛盾运动;行CT检查,左肺门影增大,左上叶支气管狭窄、截断,主肺窗显示不清,左膈肌升高。下列哪项诊断最恰当() 女,20岁,上眼睑下垂半年,胸CT发现前纵隔有一肿物。 肿瘤侵及胸壁 女,56岁,近1个月来感右胸部疼痛,胸部CT发现右下肺外带2cm×3cm大小密度增高影,且与胸壁无界限,最佳的确诊方法是() 女,56岁。近1个月来感右胸部疼痛。胸部CT发现右下肺外带2cm×3cm大小密度增高影,且与胸壁无界限。最佳的确诊方法是 患者女,56岁。右胸部疼痛1个月。胸部CT检查发现右下肺外带2cm×3cm大小密度增高影,且与胸壁无界限。诊断性检查宜采取 女性,51岁。反复咳嗽2个月,伴胸痛7天入院。胸部CT检查:左上肺有一直径约2cm占位影,未见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经胸壁穿刺活检确诊为小细胞癌。其治疗宜选择 胸部CT可见左上肺叶有恶性的占位,左侧肺门附近周围淋巴结广泛受累尚未侵及对侧,此时属于()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