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③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不亮④,恶乎执”(《孟子·告子下》)[注] ①輗(ní):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木销子。②軏(yuè):义同“輗” 。③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④亮:通“谅”,诚信。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上选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对待是否诚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 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民无信不立”,说明治理国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以推断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结论。
D. 以上选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51****2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446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51****2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446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星期一,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下列各项是对下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人而无信,百事皆虚”说明了() “人而无信,百事皆虚”说明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②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阅读说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为此目的”中的“此目的”指的是(  )。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⑤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⑨履至尊而制六合⑩而母立于兹() 下列古训中与案例“造船厂的命运”中船厂老东家的经营之道相一致的是()①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②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③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④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⑤善必寿老 恶必早亡⑥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 中国古人有“人而无信,百事皆虚”的说法,其意是() 中国古人有“人而无信,百事皆虚”的说法,其意思是()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某省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我国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