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男,46岁,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侧1.2cm×1.0cm浅表溃疡,病理诊断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示病变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小弯侧有2枚淋巴结转移。应诊断为

A. 小胃癌
B. 早期胃癌
C. 中期胃癌
D. 进展期胃癌
E. 晚期胃癌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26****9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880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26****9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880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男,55岁。间断上腹疼痛3年。胃镜示胃小弯有一直径2cm的溃疡,活检未见癌细胞。使用H 患者,男,55岁。间断上腹疼痛3年。胃镜示胃小弯有一直径2cm的溃疡,活检未见癌细胞。使用H 患者,男,50岁。上腹隐痛半年就诊。胃镜检查见胃窦部小弯侧3cm×2cm溃疡,边缘隆起,质硬易出血,中央凹陷有厚苔,胃窦蠕动少。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男,63岁。上腹部隐痛1个月,粪隐血(+)~(++),胃镜检查:见胃小弯2cm×2cm溃疡,中央凹陷有污秽苔,周围隆起且不规则,质硬触之易出血,蠕动少 患者,男,63岁。上腹部隐痛1个月,粪隐血(+)~(++),胃镜检查:见胃小弯2cm×2cm溃疡,中央凹陷有污秽苔,周围隆起且不规则,质硬触之易出血,蠕动少 患者,男,63岁。上腹部隐痛1个月,粪隐血(+)~(++),胃镜检查:见胃小弯2cm×2cm溃疡,中央凹陷有污秽苔,周围隆起且不规则,质硬触之易出血,蠕动少 男,53岁。因上腹部隐痛1月余就诊。查粪隐血(+),行纤维胃镜检查,见胃小弯2cm×2cm溃疡,中央凹陷有污秽苔,周围隆起且不规则,质硬易出血,蠕动少。 男,53岁。因上腹部隐痛1月余就诊。查粪隐血(+),行纤维胃镜检查,见胃小弯2cm×2cm溃疡,中央凹陷有污秽苔,周围隆起且不规则,质硬易出血,蠕动少。 男,53岁。因上腹部隐痛1月余就诊。查粪隐血(+),行纤维胃镜检查,见胃小弯2cm×2cm溃疡,中央凹陷有污秽苔,周围隆起且不规则,质硬易出血,蠕动少。 男性,55岁,上腹不适2个月。胃镜示胃体小弯侧胃癌,直径1.5cm。不超过黏膜肌层。首选治疗方法 男,56岁。上腹部胀痛不适10年,常于进食半小时加重,可自行缓解。近3个月来体重减轻5kg。胃镜检査显示胃体小弯侧直径3cm溃瘍病灶,取活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能够诊断溃疡病灶属恶性的病理形态学依据是 男性,55岁,上腹不适2个月。胃镜示胃体小弯侧胃癌,直径1.5cm。不超过黏膜肌层。<br>首选治疗方法() 患者,男,35岁。因自觉胃部不适,胃镜活检为“腺癌”。做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巨检:胃窦部近小弯侧见一溃疡型肿块,大小2cm×1cm×0.8cm,其余黏膜皱襞完整。该胃癌可能的肉眼类型是() 患者,女性,50岁。胃镜下行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癌。术中探查发现胃窦部直径4cm的肿块,侵犯肝左外叶及横结肠,胃大弯和胃小弯侧淋巴结肿大。此时最适宜的术式是 患者,男,50岁。常有上腹隐痛不适10余年,近1年症状加重,胃纳欠佳。胃镜:胃角0.5cm×0.8cm溃疡,幽门螺杆菌(+) 患者,男,50岁。常有上腹隐痛不适10余年,近1年症状加重,胃纳欠佳。胃镜:胃角0.5cm×0.8cm溃疡,幽门螺杆菌(+) 患者,男,50岁。常有上腹隐痛不适10余年,近1年症状加重,胃纳欠佳。胃镜:胃角0.5cm×0.8cm溃疡,幽门螺杆菌(+) 男性,65岁。上腹痛半年,体重下降10Kg,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在胃小弯有一1.5cm溃疡。首选的处理是 女性,56岁,上腹不适嗳气1个月,进食如常,胃镜示:胃角小弯侧1cm×0.6cm局限性黏膜粗糙、糜烂,亚甲蓝喷洒后着色明显下列治疗首选() 女性,56岁,上腹不适,嗳气一个月,进食如常,胃镜示:胃角小弯侧1cm×0.6cm局限性黏膜粗糙、糜烂,亚甲蓝喷洒后着色明显。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