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司空图提出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的说法,教材认为:“韵外之致”,应该是指有意境的作品()。

A. 用韵优美,寄托深远
B. 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
C. 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
D. 表层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08****8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070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08****8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071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提出诗歌应该具有()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之致耳。”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附子韵主治证() 格律和节奏是日本诗歌的韵() 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说,第二个“象”是指() 王安石称赞哪位词人有鲍、谢清新之致。 王安石称赞哪位词人有鲍、谢清新之致。 日本诗歌的韵主要靠格律和节奏。 [中药学]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附子韵主治证(  ) 茶韵中有音韵、岩韵、雅韵、冷韵、幽韵与?() “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是()的观点 以下()茶叶具有“岩韵” 如何理解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创作中“思与境偕”的思想。 “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语出() 《切韵》是隋代()编写的,分为()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编成《广韵》。 一般来说,诗歌在()诗行末尾押韵,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途换韵的。朗诵时应把韵脚重读或适当延长,以显示诗歌韵律的音乐性 举例说明古代韵图分为哪三派? 古英语时期诗歌有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头韵(alliteration),如 might and main,friend and foe,但是a labour of love不是押头韵。_ 韵友来,名妓至。韵友: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