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家长带儿童进行免疫接种,医师告知预防接种可能引起一些反应,以下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A. 卡介苗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化脓形成小溃疡,需切开引流
B. 脊髓灰质炎混合疫苗接种后有极少数婴儿发生腹泻,但可不治自愈
C. 百白破混合疫苗接种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或伴低热
D. 麻疹疫苗接种后,少数人可在6~10日产生轻微的麻疹,给予对症治疗即可
E. 乙肝疫苗接种后很少有不良反应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00****9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505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00****9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505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进行预防接种可提高婴儿免疫水平,() 预防接种后应告知被接种者在接种现场观察() 国家免疫规划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接种() 家长应该带孩子到哪里进行预防接种 家长应该带孩子到哪里进行预防接种 我国对儿童实行()制度,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接种 ()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国家对儿童实施预防接种制度,在儿童出生后()之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需开具两联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报告由预防接种门诊妥善保存,对于有接种禁忌而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填写一联即可() 儿童入学时,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免疫学指标是()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免疫学指标是()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或者出生医院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某家长带1岁小儿到社区保健中心咨询,该小儿应完成的预防接种有( ) 社区护士为社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属于 按计划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是为了( )。 按计划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是为了( )。 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6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簿)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是否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是否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