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此言论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 孟子的“民贵君轻“
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一
C. 王守仁的“致良知“
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15****6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787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15****6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787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主张() 孔子整理编订的“六经”是指(  )。 孔子整理编订的“六经”不包括()。 六经也称“六艺”,是经过孔子删定向弟子讲授的教材,它实际上指的是后世所说的“五经”和后来失传的() 简述孔子编订六经的思想与原则。 孔子创制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 孔子创制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 孔子以六经教授学生,其中()自汉始渐成为众经之首。 孔子晚年时候对《六经》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孔子制作成“六经”,最后加入的两部经典是( )。 “臣以为诸不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反映了明清时进步思想家的主张。 “臣以为诸不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反映了明清时进步思想家的主张。 孔子确立了以“六经”为核心的经典体系和文化学统。 六经 我国孔子的“六经”以及古希腊智者派所建立的“三艺”课程属于()。 孔子晚年修订六经,编修了__、《书》、《礼》、《乐》、《易》、___等六部典籍,传承了古代文明。 六经辨证 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所授的“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左传》。 孔子研究的“六经”变成“五经”是因为《乐》的失传,表明失去文化特征中文化的() 孔子之前有四经,孔子制作成六经,汉代通行五经,这是儒家经典的基础,其他文献都是在此基础上的伸缩增减.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