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学习完《(论语)十则》后,老师向学生解释了通假字的概念,并准备列举其他通假字为例,供学生强化记忆。下列选项不能作为案例使用的是()。

A. 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C.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49****5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219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49****5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219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辅导文言文专题复习课,教师安排学生梳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下列语句包含通假字的是(  )。 根据通假字和其本字的语音关系,通假字可以分为几类? 古汉语中经常出现通假字,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 下列各句中通假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简述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并加以说明 学习多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举例总结文言词汇中“通假字”的用法。下列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学习多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举例总结文言词汇中“通假字”的用法。下列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含有通假字的是() 属于通假字的是() 属于通假字的是() 默写。(每空1分,共12分)子曰:“其怒乎!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要进行《论语十则》的教学,请说说要查阅哪些材料,并具体说明检索的内容及其检索的步骤。 对下列各句中通假字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句子中加点通假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各项对通假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老师在讲解《木兰诗》中“对镜帖花黄”一句中“帖”通“贴”的用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通假字,举出以下例子。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通假字与古今字有什么不同 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是()。 通假字与古今字有什么不同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