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说明句中三个与的词性和在用法上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86****4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656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86****4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656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子布、袁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说明句中“与”的词性和用法。 东周时期孔子曾将谁与箕子、微子称作“三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论语?子罕》)的意思是()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论语•子罕》)的意思是()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论语•子罕》篇首章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里的“与”是赞许的意思。 惠施曾与庄子说:“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非鱼,故不知鱼之乐也。”惠施的观点属于()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 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句中的”与“是语气词()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自荐》)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是属于哪种情况下的前置 《论语》中论述“思与学”的语句是:“(),()。”《荀子·劝学》中论述“思与学”的语句是:“吾尝(),()。” 勿杀!吾与而盟 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 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孔子认为微子、箕子与比干皆为仁者() 孔子认为微子、箕子与比干皆为仁者。(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 “是鲁孔丘之徒与”中的“与”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