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咏叹词是歌剧中的声乐独唱曲,始用于17世纪初的歌剧和康塔塔,此后经历发展,变得更为精致复杂。下列关于咏叹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咏叹调是一种“朗诵”式的歌曲,依附歌剧情节,相当于戏剧中的“对白”
B. 咏叹调常安排在剧情发展的重要时刻,着重表现剧中人在特定情景中的情感
C. 咏叹调旋律优美。故也常常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唱
D. 咏叹调富有艺术魅力要求比较高驾驭声音的技巧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36****9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971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36****9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971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音乐会序曲产生于17世纪初,是在歌剧序曲和戏剧作品序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简述17世纪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歌剧中的声乐曲有 : 歌剧中的声乐曲有: 美声歌唱起源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盛行于17、18世纪,随着意大利歌剧的发展而完善起来,当时代表性的作品是卡奇尼写的(Amarilli)()。 18世纪在()产生了喜歌剧,其直接前身是正歌剧中的创作的《女仆作夫人》标志着喜歌剧的诞生 17世纪在法国创作歌剧的作曲家有( )。 “拯救歌剧”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特有的歌剧类型,它往往带有历经磨难后获得拯救的情节,代表作曲家有()等。 歌剧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奥地利。() 歌剧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哪座城市?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第一幕第一场中的《胜利归来》是(  )独唱曲。 17一18世纪,创作意大利正歌剧的作曲家有()。 16、17世纪之交,西方歌剧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8世纪在()产生了喜歌剧,其直接前身是正歌剧中的(),1733年,作曲家()创作的《女仆作夫人》标志着喜歌剧的诞生。 下列()是萧友梅的独唱曲。 17世纪在意大利威尼斯从事歌剧创作的作曲家有( )。 正歌剧是指最早出现于17、18世纪以神话及古代英雄传奇故事为题材的歌剧 正歌剧是指最早出现于17、18世纪以神话及古代英雄传奇故事为题材的( )歌剧。 17世纪曾活跃于汉堡歌剧院的德国作曲家有( )。 17世纪德国歌剧的中心在()城,根据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脚本重新填词和配曲的《()》是德国最早的歌剧作品,当时较为活跃的德国歌剧作曲家有()和()。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