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设立十三个州部,其中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据此可以反映出()①中央集权趋于强化②儒学地位上升③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④秦代以来的监察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42****4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386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42****4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386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汉武帝在位时期,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逐步确立。以下史实中属于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表现有()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设立“中朝”,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③设立十三州部,加强中央对对方的控制④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分中国为十三州,各置布()一人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对各郡的控制,始设十三部(州),设刺史负责各部(州)的监察。东汉时,刺史改为州牧。东汉末年,()开始成为郡以上的地方行政区,刺史也大多演化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在贵州设立(),贵州成为当时全国十三个行省之一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于地方官员的监督,在全国设置了_①_个监察区,派②_____定期考察官员() 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 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 夏代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 “乐府”原本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一个() 汉武帝时设立五经博士,其中“五经”是指() 汉武帝时期在首都建立太学,在地方建立地方学校。汉武帝时期西汉的首都在:()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实行了不同层级的地方行政区划。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行省–路–府–州–县 ②州–郡–县 ③郡–县 ④道–州–县 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 )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