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女性,15岁,其母患有结核病,有密切接触史,近半年来,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消瘦,盗汗,体温37.5℃。胸片显示,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其PPD皮肤试验结果最可能为()

A. PPD皮肤试验()
B. PPD皮肤试验()
C. PPD皮肤试验()
D. PPD皮肤试验(-)
E. PPD皮肤试验(±)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80****5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027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80****5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027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TB-PPD 由于是从()中提取,故用于人群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筛查和结核病患者的辅助诊断等更有价值 患者女性,36岁。间断右下腹痛6个月,伴腹泻、发热,体温多波动于37~38℃。否认结核病史和肺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可移动,有压痛,无反跳痛。以下的哪种说法正确() 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应 男性,21岁,因低热、咳嗽、咯血而就诊,并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医师疑为活动性肺结核。 肺结核病人的疾病活动期,患者在呼吸、讲话、咳嗽时将病菌排至空气,可能会使密切接触者感染上结核病。 患者,男性,35岁,既往无结核病史。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后出现低热、乏力、干咳、咯血等症状。该患者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出现的是()。 患者男,35岁。既往无结核病史。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后出现低热、乏力、干咳、咯血等症状。该患者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出现的是 患者,女性,36岁。间断右下腹痛6个月,伴腹泻、发热,体温多波动于37~38℃。否认结核病史和肺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可移动,有压痛,无反跳痛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患者,男性,45岁,10天前发冷、发热,T39℃右胸痛、咳嗽,咯脓痰350ml/d,臭味,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首先做哪项检查() 患儿,2岁,高热、咳嗽,伴疱疹性结膜炎和结节性红斑。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疑为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行结核菌素试验,72小时结果为局部硬结直径16mm,应判断为 男,30岁。反复下腹痛1年,伴便秘、口腔溃疡,无发热及乏力。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可移动,压痛阳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患者,男性,35岁,首次从外地进京务工,既往无结核病史。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后出现低热、乏力、干咳、咯血等症状。该患者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出现的是 男,30岁。反复右下腹痛1年,伴便秘、口腔溃疡,无发热及乏力。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可移动,压痛阳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患者女,32岁。反复右下腹痛2年,伴便秘、口腔溃疡、无发热及乏力。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可移动,压痛阳性。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男,30岁。反复右下腹痛1年,伴便秘、口腔溃疡,无发热及乏力。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可移动,压痛阳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共用题干患者,男性,30岁。反复右下腹痛1年,伴便秘、口腔溃疡,无发热及乏力。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可移动,压痛阻性。 共用题干患者,男性,30岁。反复右下腹痛1年,伴便秘、口腔溃疡,无发热及乏力。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可移动,压痛阻性。 婴儿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预防性治疗哪项不正确 患儿曾食“米猪肉”,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病接触史。需要完善的检查是 患儿,2岁,高热、咳嗽,伴疱疹性结膜炎和结节性红斑,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疑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拟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反应结果显示局部硬结平均直径为16mm,应记录为()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