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198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资料2:20世纪初,科学家们第一次将细胞膜从某种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资料3: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从某种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 资料4:19世纪30年代初,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不可能是单纯磷脂分子构成,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可能还有蛋白质,于是提出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的假说。 资料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按照“三明治”模型,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生物膜至少厚约15~20nm。但电镜照片中,实际测得细胞膜的厚度为7~10nm。 资料6: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等做了一系列相关融合实验。 从资料3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88****7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18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88****7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18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目前对生物膜结构的总体认识是怎样的? 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主要取决于() 真核细胞有各种膜结构,原核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 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层微小囊泡的是 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层微小囊泡的是() 线粒体是双层生物膜结构,其内膜内突形成嵴,其上有ATP酶复合结构() 线粒体为双层生物膜结构,其外层膜的面积比内层膜的面积() 为什么说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成为植物生理学的焦点? 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中,“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的内容如下: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19世纪末,欧文顿(E.Overton)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细胞 生物膜的结构是怎样的?生物膜具有什么特点? 请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作答参考时限:15分钟) 具有荚膜结构的微生物是 下列何种微生物具有荚膜结构 下列何种微生物具有荚膜结构 具有荚膜结构的微生物是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 )。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  )。 简述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根据下述资料,回答问题: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