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现有矮秆有芒(aaBB)和高秆无芒(AAbb)小麦品种,希望培育出矮秆无芒小麦新品种,最快捷的育种方法是()

A. 杂交育种
B. 诱变育种
C. 单倍体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19****7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901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19****7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901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四种类型的比例是59:16:16:9,则两基因间的交换值是()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伏)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矮秆抗病小麦,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大麦籽粒有壳(N)对无壳(n),有芒(H)对无芒(h)为完全显性。现以有芒、 有壳大麦×无芒、无壳大麦,所得子代有1/2为有芒有壳,1/2为无芒有壳, 则亲本有芒有壳的基因型必为: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 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状)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在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抗病抗倒状小麦的过程中()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杂交亲本基因型为()。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纯种高秆抗病和矮秆染病两品种做亲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在所选的植株中,最合乎理想的占() 芒果的选择品种是:小台芒、大台芒() 把矮秆玉米纯种用赤霉素处理后长成了高秆玉米,若用此高秆玉米与矮秆玉米交配,则后代中(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 二倍体水稻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在矮秆品种田中发现了一株高秆植株,用这一高秆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多个植株,这些植株有可能是() 假如有两个纯种小麦品种,一种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种是矮秆(d)易染锈病(t)。用这两个小麦品种可培育出矮秆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杂交后代中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基因型是()。 芒针的规格有芒针的规格有() 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高秆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利用现有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鉴定并保留纯合子小麦;(2)育出矮秆小麦。最佳措施分别是 ①甲与乙杂交,得F1测交 ②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相交 ③甲与乙杂交得F1再自交 ④甲自交,乙自交()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作亲本,F2中选育出矮秆抗病类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 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 某动物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相等,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雌雄个体中均为aaBb︰aaBB=1︰2,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则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