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患者,男性,56岁。反复餐后上腹疼痛半年,X线钡剂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1.5cm大小龛影,局部胃壁略僵硬。B超检查示肝内有一可疑低回声区,约1.5cm。化验检查血红蛋白9g/dl,白细胞5×109/L,A/G为3.2/2.0。 需要进行的免疫学诊断是()

A. 癌胚抗原
B. IgA抗体
C. AFP
D. 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
E. 皮肤迟缓反应试验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63****1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14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63****1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14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男性患者,30岁,低热伴腹泻半年,X线造影提示,回盲部钡剂跳跃征。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56岁男性,反复中上腹闷痛20余年,餐后明显,曾行X线胃肠钡透发现“胃窦部龛影”,服用雷尼替丁可缓解,近1年来疼痛发作频繁,无规律,经常有排黑便,服用雷尼替丁效果不明显。查体:贫血、消瘦外观,中上腹部压痛。粪隐血阳性。该患者的治疗措施是: 男性,30岁,右下腹痛、腹泻伴关节酸痛、低热半年,查体心、肺正常,腹软,右下腹触及可疑肿块,X线钡剂检查显示回盲部有钡影跳跃征象,最可能的诊断是 男性,30岁,右下腹痛、腹泻伴关节酸痛、低热半年,查体心、肺正常,腹软,右下腹触及可疑肿块,X线钡剂检查显示 回盲部有钡影跳跃征象,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男性,58岁。上腹餐后疼痛半年。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直径为1.5cm大小龛影,局部胃壁略僵硬。B超检查示肝内有一可疑低回声区,约1.5cm。 男性,58岁。上腹餐后疼痛半年。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直径为1.5cm大小龛影,局部胃壁略僵硬。B超检查示肝内有一可疑低回声区,约1.5cm。 男性,58岁。上腹餐后疼痛半年。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直径为1.5cm大小龛影,局部胃壁略僵硬。B超检查示肝内有一可疑低回声区,约1.5cm。 女,56岁,慢性上腹隐痛半年余,餐后上腹饱胀感,空腹胃酸低,五肽胃泌素试验无明显增高。 女,56岁,慢性上腹隐痛半年余,餐后上腹饱胀感,空腹胃酸低,五肽胃泌素试验无明显增高。 56岁男性,反复中上腹闷痛20余年,餐后明显,曾行X线胃肠钡透发现“胃窦部龛影”,服用雷尼替丁可缓解,近1年来疼痛发作频繁,无规律,经常有排黑便,服用雷尼替丁效果不明显。查体:贫血、消瘦外观,中上腹部压痛。粪隐血阳性。选择行何种检查最有可能获得确诊: 患者,女性,26岁,反复右下腹部疼痛、腹泻3个月,大便成糊状、无黏液及脓血,每日约2~4次。X线钡剂检查发现回盲部有跳跃征。对该患者的情况,首先考虑 患者,女,26岁。反复右下腹部疼痛、腹泻3个月,大便呈糊状,无黏液及脓血,每日2~4次。X线钡剂检查发现回盲部有跳跃征。对该患者的情况,首先考虑() 男性,56岁,上腹餐后轻度疼痛半年,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1.5cm大小龛影,局部胃壁略僵硬,B超检查示肝内有一可疑低回声区,约1.5cm,化验检查Hb9g/dl,A/G为1.6。需要进行的免疫学诊断是()。 患者,女性,50岁。右上腹反复疼痛半年,多于餐后发生,并向右肩部放射。检查:肥胖,右上腹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30岁。胸骨后疼痛、反酸2个月。食管吞钡X线造影检查发现食管胃连接部进入纵隔。 患者女,30岁。胸骨后疼痛、反酸2个月。食管吞钡X线造影检查发现食管胃连接部进入纵隔。 患者女,30岁。胸骨后疼痛、反酸2个月。食管吞钡X线造影检查发现食管胃连接部进入纵隔。 患者女,30岁。胸骨后疼痛、反酸2个月。食管吞钡X线造影检查发现食管胃连接部进入纵隔。 患者女,30岁。胸骨后疼痛、反酸2个月。食管吞钡X线造影检查发现食管胃连接部进入纵隔。 56岁男性,反复中上腹闷痛20余年,餐后明显,曾行X线胃肠钡透发现“胃窦部龛影”,服用雷尼替丁可缓解,近1年来疼痛发作频繁,无规律,经常有排黑便,服用雷尼替丁效果不明显。查体:贫血、消瘦外观,中上腹部压痛。粪隐血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