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甲间接故意杀人,致2人死亡,乙交通肇事致2人死亡,但对甲判处的刑罚应当重于乙,这直接体现了(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用法适用平等原则
D. 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78****6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942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78****6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942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级 甲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撞翻数辆他人所驾汽车,致2人死亡,甲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量刑规定,因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可处()有期徒刑。 关于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甲因交通肇事将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乙拖入路边树林,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乙的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的犯罪。 下列情形属于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是(  )。 下列选项中,符合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是()。 下列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有() 甲、乙两人共同预谋杀害丙,甲在一隐蔽处向丙开qiang,乙同时也向丙开qiang。结果甲击中丙并致其死亡,乙则未击中丙,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下列选项不符合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规定的有哪些? 交通肇事后,( )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人死亡的,立为案()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处罚。 甲起诉乙交通肇事侵权赔偿,下列人员中,甲不能委托其作为诉讼代理人的是()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主要是() 甲、乙二人共同开枪杀丙。甲击中丙,致丙死亡。乙未击中丙。乙的行为属于故杀人罪的(  )。   甲某日实施了杀害乙的行为,当时致乙重伤,被他人送往医院。一周后,抢救无效,乙死亡。甲的故意杀人罪就是隔时犯。 ()致人死亡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从重处罚。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