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甲为谋杀乙,就在乙平时喝水的杯子里面投毒,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乙昏迷。甲误以为乙已经死亡,便将乙背到山上扔下悬崖,致使乙被摔死。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 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81****5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68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81****5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68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甲为了杀乙,于2013年9月12日先后三次向乙的水杯中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100mg、200mg、300mg。 这三次投毒之间的关系为:() 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的水杯当作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的水杯当做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的水杯当作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蓄意杀害乙,有一天,甲看见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乙熬药给牛治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甲的行为属于() 甲向乙投毒,致乙中毒后,甲后悔立即将乙送往医院,经抢救乙脱险。甲的行为应属于()。 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问,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的水杯当作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2年) 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问,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的水杯当作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甲与乙有仇,甲误用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属于()。 甲与乙有仇,甲误用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属于()。 甲、乙合谋杀死丙,甲用水果刀杀死丙,乙应意外错杀丁,则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乙死亡的结果。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 甲仇恨乙,某日甲误将碱面当毒药投入乙的水杯中,乙喝后安然无恙。甲的行为属于() 甲为了杀乙,于2013年9月12日先后三次向乙的水杯中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100mg、200mg、300mg。 甲对乙先投毒后,又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并协助治疗,使乙脱离了生命危险,并向公安机关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行为,甲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哪些行为特征:() 某甲欲杀害乙,在乙的饭中投毒,乙发现异样,将饭倒掉未吃。甲的行为属于()。 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假,要么是乙,二者必居其一,这是()命题 某县一个鱼塘遭投毒,警察传唤甲、乙、丙、丁四位嫌疑人。甲说:投毒人是乙。乙说:投毒人是甲。丙说:投毒人不是我。丁说:投毒人在我们四个人之中。如果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个人说真话,则以下断定成立的是() 某甲与某乙有仇,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属于()。 甲、乙共谋杀丙,甲先发一枪将丙打死,乙又对丙的尸体连开数枪,则 甲明知乙意图杀人,仍为其提供毒药。第二天,甲后悔,向乙索回毒药,遭乙拒绝,乙于当晚投毒杀人得逞。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