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有几十万人遇难。这次灾难之后,国际上加强了对海啸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到最近的陆地距离是300Km,海浪推进的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陆的时间是  s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38****8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944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38****8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944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2010年4月14日,我国发生里氏7.1级地震,其地点在()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级地震,被称为() 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凌晨,()发生了里氏8.8级强烈地震。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丰南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造成()人罹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烈度( )强烈地震。 2019 年 12 月 16 日,()船在印度洋某海域,圆满完成第 52、53 颗北斗导航卫星海上测控任务。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日本位于()交界的地震带上 末次月经为2003年8月12日,预产期为:: 2004年3月19日|2004年3月26日|2004年3月29日|2004年5月19日|2004年5月26日 海岭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脊附近。 海岭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脊附近() 2004年12月,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大地震。 夏季,印度洋赤道逆流消失,整个北印度洋直到5ºS表层海流均为()。 夏季,印度洋赤道逆流消失,整个北印度洋直到5ºS表层海流均为()。 夏季,印度洋赤道逆流消失,整个北印度洋直到5°S表层海流均为流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 夏季,印度洋()不存在。Ⅰ.索马里海流;Ⅱ.北印度洋的东北流;Ⅲ.北赤道海流;Ⅳ.南赤道海流;Ⅴ.北印度洋的西南流;Ⅵ.赤道逆流。 在全球有热带气旋发生的海域有_①南印度洋;②南太平洋西部;③北大西洋;④北太平洋;⑤南大西洋;⑥北印度洋() 冬季北印度洋盛行()。 怒江最终流入(印度洋)()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7日16点18分,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