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是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

A. 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 传教活动均已武力为后盾
C. 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 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31****7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22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31****7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23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外国传教士利玛窦的墓地在何地() 近代,中西双方的直接交往与交流始于(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传教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首创()。 中国大学MOOC: 明末传教士来华传教初期,实行在普通民众之间单纯地传教果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近代一位在华传教士说:“在文学上他们是成.人,在科学上他们还是孩提“。该传教士评价的是()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 外国传教士于清中期和清后期在华活动的比较。 允许外国传教士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不平等条约是()。 远藤周作的许多作品记录了欧洲传教士在日本传教及遭到禁教的这段历史() 1583年,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 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 19世纪,外国传教士针对华人创办的出版机构有()。 当利玛窦等传教士进入中国时,正值()朝末期。 下列属于传教士在中国的侵略活动的是()。 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炮火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国哪种思潮?( ) 第一批近代中文报纸是在()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 基督教第三次在中国传播时,传教士中取得成绩最大的利玛窦是( )。 “直角”“锐角”等几何名词都是由哪位外国传教士首先翻译为中文的() 与中国明朝的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理》的西方传教士是()。 华西协和大学是由西方传教士19世纪末期在中国创建,是由哪三个国家的教会传教士参与()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