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老子认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的根本原因在于( )。(选一)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98****2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639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98****2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639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将“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翻译为现代汉语。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主人公维特之所以自杀的根本原因在于()。 温病有别于内伤杂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由胡适《容忍与自由》一文可知,“绝对之是”不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我国加强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因来自于() 流行于宋代的__文化艺术,是驱动建窑发展的根本原因() 从研究的角度来说,真正探索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才是批判性的力量之所在。() 从研究的角度来说,真正探索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才是批判性的力量之所在() 北宋时期,出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流行于宋代朝野的()文化艺术,是驱动建窑发展的根本原因。 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含德之厚,比于______。(《老子·五十五章》) 《老子》:“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句中意动用法的词有() 引起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来自于人为的蓄意破坏 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 对这段话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什么是根本原因? 什么是根本原因 一.填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 )。”(选一) 二.“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体现了老子的( )思想。(选一)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或其组合之根本原因或状态。(摘自通信检修工培训教材)()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