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建筑工程
>
一级建造师
>
提供了对应时间节点工程实际完成量,工程施工成本实际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的施工成本控制依据是( )。
单选题
提供了对应时间节点工程实际完成量,工程施工成本实际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的施工成本控制依据是( )。
A. 施工成本计划
B. 进度报告
C. 工程承包合同
D. 工程变更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33****5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8192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33****5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8193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热门试题
进行施工成本控制,工程实际完成量、成本实际支出等信息的获得,主要是通过( )。
进行施工成本控制,工程实际完成量、成本实际支付等信息主要是通过( )获得。
某分部工程计划工程量5000,计划成本380元/,实际完成工程量为4500,实际成本400元/。用赢得值法分析该分部工程的施工成本偏差为()元。
工程施工阶段,以( )等为控制依据,通过工程计量、控制工程变更等方法,按照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严格确定施工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费用。
某分部工程计划工程量5000m,计划成本380元/m;实际完成工程量4500m,实际成本400元/m。分部工程的施工投资偏差为( )元。
作为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工程实际完成量和成本实际支出等信息主要是从( )当中获取的。
工程施工阶段,以()等为控制依据,通过控制工程变更、风险管理等方法,按照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严格确定施工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费用
某分部工程计划工程量5000m³,计划成本380元/m³;实际完成工程量4500m³,实际成本400元/m³。用赢得值法分析该分部工程的施工成本偏差为()元。
在工程施工阶段,项目投资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以()等为控制依据,通过工程计量、工程变更控制等方法,按照承包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严格确定施工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费用。
在工程施工阶段,项目投资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以()等为控制依据,通过工程计量、工程变更控制等方法,按照承包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严格确定施工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费用。
某分项工程计划完成工程量3000立方米,计划成本15元/立方米,实际完成工程量2500立方米,实际成本20元/立方米。则该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偏差()
工程计划工程量3000m3,计划成本15元/m3,实际完成工程量2500m3,实际成本20元/m3,则该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偏差为( )。
工程计划工程量3000m3,计划成本15元/m3,实际完成工程量2500m3,实际成本20元/m3,则该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偏差为( )。
某分项工程计划完成工程量3000立方米,计划成本15元/立方米,实际完成工程量2500立方米,实际成本20元/立方米。则该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偏差为()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成本)》GF-2017-0201,监理人未在收到承包人提交的工程量报表后的()天内完成审核的,承包人报送的工程量报告中的工程量视为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据此计算工程价款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成本)》GF-2017-0201,监理人未在收到承包人提交的工程量报表后的( )天内完成审核的,承包人报送的工程量报告中的工程量视为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据此计算工程价款。
某分项工程计划工程量300@m3,计划成本15元/m3,实际完成工程量2500m3,实际成本20元/m3,则该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偏差为()。
工程计划工程量3000立方米,计划成本15元/立方米,实际完成工程量2500立方米,实际成本20元/立方米,则该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偏差为()。
某分部工程计划工程量5000m3,计划成本380元/m3,实际完成工程量为4500m3,实际成本400元/m3。用赢得值法分析该分部工程的施工成本偏差为()元
某分部工程计划工程量5000M3,计划成本380元/m3,实际完成工程量为4500m3,实际成本400元/m3。用赢得值法分析该分部工程的施工成本偏差为( )元。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