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912后的梁启超逐渐转变为文化民族主义者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47****9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510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47****9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510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①他认为,唯有“合汉合满合蒙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共同对外,中国才能救亡图存②“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③他看到狭溢汉人民族主义可能给中国带来巨大祸端,提出了“大、小民族主义”的观点④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的倡导者之一⑤梁启超通过这种“大民族主义”来抵消汉人“小民族主义”的可能危害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1885年12月,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孟买召开,宣布了( )的成立。 孙中山的政治人格的首要特性在于他是一位伟大的民族主义者。 1902年前后,梁启超率先主张“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以下说法最符合材料的意思是() 民族主义心理是民族主义的()。 民族主义的()是民族主义心理。 在种族论与文明论、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两个极端之间,出现了两种温和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这就是文化民族主义与新天下主义。 怎样理解文化领域里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是 文化认同和政治追求是民族主义的性质() 中国近代启蒙主义与民族主义相比,启蒙主义()民族主义。 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 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强调对文化、历史、宗教共同的归属感。 在我国,狭隘民族主义也被称为地方民族主义 1938年,艾思奇在《共产主义者与道德》一文中说道:“如果有人说共产主义者只是国际主义者,不能同时成为真正的民族主义者,因此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者也不能谈民族道德的发扬,这就完全是一种公式的、形式论理学的曲解。”这话表明艾思奇强调() “民族主义” 胡适到美国后,从一个国家主义者转变为自由主义者 启蒙主义()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启蒙主义与民族主义相比得出的。 新天下主义追求的是“我们的”文化,而文化民族主义拥抱的“好的”文明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