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原文“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其中“胁下满痛”的机理为()。

A. 邪在太阳,经脉阻滞,枢机不利
B. 脾虚失运,寒湿郁滞,经脉不利
C. 枢机不利,水饮内结
D. 脾肾阳虚,寒痰互结胸胁
E. 湿热阻滞,肝胆气郁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99****8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288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99****8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288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以恶风寒、脉浮、头痛为主要证候表现的是 患者素有喘疾,近日受寒后,微发热恶风寒,咳嗽气喘,微汗,舌淡苔白,脉浮缓弱。考虑给予()。 原文:“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原文“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治宜 在“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57条)”中据上文的“寸脉”可知下文的“下部脉”指() 外感风寒,汗出恶风,发热脉浮缓应首选的药物是 突起面部麻木,口眼哨斜,微恶风寒,脉浮缓。为 患者,女性,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治宜选用( )。 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可诊断为何证(  ) 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可诊为何证 感受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者,宜用()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主之。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主之。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其中“饥不能食”的机理: 原文“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治宜() 脉浮弱,手按之绝者,主() 患者开窗睡醒后出现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微恶风,发热,脉浮而虚,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桂枝汤的临床表现是恶风发热,________,鼻鸣干呕,________,脉浮缓或浮弱。 患者微热,恶风寒,脉浮,口渴能饮,饮不解渴,小便不利,治疗宜选() 外感风寒,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者,治疗应选用 患者微热,恶风寒,脉浮,口渴能饮,饮不解渴,小便不利,治疗宜选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