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不论动机多么伟大,不论出于多么善良的心,想要改变一个人,哪怕只是改变一个孩子,都是徒然的,如果他并不能理解这种改变。这段话可以概括为( )。

A. 人是艰难改变的
B. 没有善良的动机就不能使人改变
C. 孩子和成人一样不容易改变
D. 只有当人自己想改变时他才会改变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13****4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656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13****4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657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具备了节俭的美德,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无论环境多么__,生活多么 __,道路多么 __,都会顽强生存,一步步走出困境,最终走向强盛。 句中画线部分填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高中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读莎士比亚(1564-1616)的《哈姆雷特》后,发现里面有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据此他得出一个结论:莎士比亚宣扬‘理性’,是启蒙思想家。该推断() 善良、诚信、热情等表现的是一个人() “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更有力。”这句话主要强调() 一个人想要做事业,想要发展,首先要 “生产多么需要科学!革命多么需要科学!人民多么需要科学!”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因此,为了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我们必须()。 “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因此,为了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我们必须()。 “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因此,为了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我们必须()。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具备了节约的美德,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无论环境多么_,生活多么_,道路多_,都会顽强生存,一步步走出困境,最终走向强盛。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想要获得尊重最需要做到?() 不论是多么熟的人,只要是有金钱来往的,不是现收现付的,都要()。 如果一个人想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改变信念或是对发生事件的解释() 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向另一个人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对方必须作出反应,但不论他如何反应,都将受到拒绝或否认。这种情况是 归因理论认为,改变一个人的归因,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就行为及心理素质 创业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 一个人入了党,就永远成了党员,不论到什么地方或单位,凭其入党材料,就可承认他为党员 《三字经》中哪句话表达了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 当你看见一个人很美丽,就会觉得她很善良,这是受刻板印象的影响 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多么强大,如果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对立面,(),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