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医卫类
>
内科主治
>
患者女,64岁,乏力、腹胀、厌食2年,查体: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结膜苍白,胸前有数枚蜘蛛痣,有肝掌,腹膨隆,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压陷性水肿。
单选题
患者女,64岁,乏力、腹胀、厌食2年,查体: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结膜苍白,胸前有数枚蜘蛛痣,有肝掌,腹膨隆,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压陷性水肿。
A. 腹水患者给予利尿剂长期口服,临床上经常用下列哪种利尿药效果最好
B. 呋塞米60mg,螺内酯20mg
C. 呋塞米20mg,螺内酯60mg
D. 氢氯噻嗪20mg,螺内酯60mg
E. 氢氯噻嗪60mg,螺内酯20mg
F. 呋塞米20mg,氢氯噻嗪60mg
G. 呋塞米60mg,氢氯噻嗪20mg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30****4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8107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30****4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8108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热门试题
男性,45岁。肝炎病史19年,2年来腹胀、乏力、双下肢水肿。查体:肝病面容,颈部数枚蜘蛛痣,巩膜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肝大肋下3cm,质硬,无触痛。胃镜显示胃底静脉曲张,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33岁。面色苍白、乏力1年,皮肤出血点2周。查体:神志清,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血常规;Hb60g/L,RBC1.6×10
患者男性,43岁,有慢性乙肝病史十余年,未正规诊疗。近1年来时感腹胀,消瘦、尿少。近3天出现发热,明显腹痛、腹胀,小便发黄,尿量明显减少。查体:T 38.1℃,意识恍惚,烦躁多语,慢性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明显肝掌,可见蜘蛛痣,腹部膨隆,下腹有压痛,轻度反跳痛,腹水征阳性。急诊化验:血常规:WBC 10.8×10
男性,60岁。乙肝病史15年,2年来乏力、腹胀、双下肢水肿,查体: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肝不大,脾大,移动性浊音阳性,下列哪项不能说明肝功能减退
男性,60岁,乙肝病史15年,2年来乏力、腹胀、双下肢水肿。查体: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肝不大,脾大,移动性浊音阳性,下列哪项不能说明肝功能减退
男性,58岁,腹胀乏力,伴食欲不振3年。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胸前可见2个蜘蛛痣,腹软,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5cm,腹水征阳性。
患者男性,63岁,乙肝病史12年,1年来乏力、腹胀、双下肢水肿,查体: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肝不大,脾大,移动性浊音阳性,不能说明肝功能减退的是
患者,女,18岁。乏力、纳差伴尿黄5天。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可触及。为确诊急性肝炎,最有价值的肝功能检查诊断依据是
患者,女,57岁,乙肝病史10年,近来自觉右上腹胀痛不适,伴明显消瘦,查体()。
患者女性,40岁。6年前有急性黄疸肝炎史,经治疗后好转,近来乏力、食欲缺乏,体检:巩膜轻度黄染,有肝掌,慢性肝病面容,肝肋下2cm,脾肋下可触及。以下对于该病实验室指标的分析正确的是()
患者,女,50岁。因上腹部剧痛,休克2小时入院。查体:巩膜轻度黄染,重度腹胀,肠鸣音消失,移动性浊音(±),血糖11mmol/L,血钙1.4mmol/L,CO
患者,女,56岁。因上腹部剧痛,休克2小时入院。查体:巩膜轻度黄染,重度腹胀,肠鸣音消失,移动性浊音(±),血糖11mmol/L,血钙1.4mmol/L,CO
男性,60岁。乙肝病史15年,2年来乏力、腹胀、双下肢水肿,查体: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肝不大,脾大,移动性浊音阳性,下列不能说明肝功能减退的是
患者男,50岁。慢性肝病15年,呕血30ml,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腹软无压痛,肝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50岁,患慢性迁延性肝炎20余年。近1个月来全身明显乏力、纳差、腹胀、腹泻。入院时查体,面色灰暗,体形消瘦,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膨隆,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患者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提示()
患者,男,17岁,头晕、乏力3个月;面色蜡黄,巩膜轻度黄染;血象RBC 1.5×10
患者男性,45岁。1周前因进食不洁饮食出现腹泻、腹痛,自行服药后腹泻减轻。近3天出现发热,腹痛、腹胀明显;尿黄;尿量明显减少。有慢性乙肝病史15年。近1年来自感体力下降,时感腹胀,消瘦。入院体检:意识尚清,但烦躁多语;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明显肝掌,可见蜘蛛痣;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膨隆,下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腹水征阳性。急诊化验:血常规:WBC 10.5×10
患者女性,40岁。3年前有黄疸肝炎史,HBsAg(+),HBeAg(+),经治疗后好转,近来乏力纳差,体检:巩膜黄染,轻度肝掌,慢性肝病面容,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ALT150U,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1:100(+)。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下列正确的是()
患者女性,40岁。3年前有黄疸肝炎史,HBsAg(),HBeAg(),经治疗后好转,近来乏力纳差,体检:巩膜黄染,轻度肝掌,慢性肝病面容,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ALT150U,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1:100()。该病肝细胞破坏的机制是()
患者,女,50岁,患慢性迁延性肝炎20余年。近1个月来全身明显乏力、纳差、腹胀、腹泻。入院时查体,面色灰暗,体形消瘦,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膨隆,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该患者饮食上应限制哪种离子的摄入()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