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敬爱之情在中秋节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明月千里寄相思”“花好月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佳句妙词无不在诉说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期盼。这说明()

A.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 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最重要标志
D. 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93****9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998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93****9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998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秋分的含义是指什么 身为中国人,你知道为什么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吗? 诗句“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出自 在中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这是因为人们在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季节的重要性,故很早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习俗。古人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在公元1世纪后又从祭月、拜月发展到赏月,但未固定在哪一天。8世纪后中秋节成型,八月十五在秋季正中,此时正是桂花飘香之际,人们面对人间桂联想到月中桂,于是在赏月、拜月之外又添了赏桂的习俗。最迟在9世纪,吃月饼的中秋习俗已经出现。这段文字意在说 在中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这是因为人们在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季节的重要性,故很早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习俗。古人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在公元1世纪后又从祭月、拜月发展到赏月但未固定在哪一天。8世纪后中秋节成型,八月十五在秋季正中,此时正是桂花飘香之际,人们面对人间桂联想到月中桂,于是在赏月、拜月之外又添了赏桂的习俗。最迟在9世纪,吃月饼的中秋习俗已经出现。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这些诗句出自 最先提出中国人的面子观的是明恩博。() 诗句“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的出处是 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中国人对蝉的尊崇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西周时期() ()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中国人的传说中,月亮有三种生物,下列哪一个不包括在内() 对中国人来说,最高理想是 黄河对中国人的影响有 ()时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中国人()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中国人() 中国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中的嫦娥怀中的小动物是(),后来中国人也用它来代指月亮。 1947年2月到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 ( )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