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寂天菩萨说:“这部论的内容经论中已有,我的诗韵也不善巧,所以造论的动机不敢说利他。”他是真的无利他心,还是另有密意?你是如何理解的?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16****1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353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16****1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353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说“天之亡我”所显示的人物特征是() 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段话阐述了()的关系 在《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说“天之亡我”,所显示的人物特征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属于() 《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古语中“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表现出的动机冲突是() 《素问?调经论》说:“血不足”,则 《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 《素问·调经论》说:“血不足”,则 《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 《素问·调经论》说:"血不足",则 《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 寂天菩萨一再强调除了护心以外,其他的善行意义不大,这是否意味着受持别解脱戒没有用?为什么? 有学者考证,《现观庄严论》非弥勒菩萨所著。这一看法对吗?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诗韵 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素问·遗篇·刺法论》说:"(),邪不可干。" 《孟子》一书中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者也。”这强调了义对于人修身的极端重要性。 在“不必说(甲)……,也不必说(乙)……,单是(丙)……,就(丁)……”句式中,所强调的内容通常应放在哪个分句中() (),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