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桦尺蠖体色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是灰白色的,变型是暗黑色的。研究人员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将两种体色的桦尺蠖分别标记后放养在两个不同的地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暗黑色基因是由灰白色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所致
B. 经分析可知选择作用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 两个不同种群桦尺蠖的两种体色基因的频率相近
D. 实验结果支持“进化性变化是自然选择所造成的”的说法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87****8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180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87****8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180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在小鼠中,黄色基因(A)对正常野生型基因(a)是显性,短尾基因(T)对正常野生型基因(t)也是显性。这两对基因在显性纯合状态时都使胚胎期致死,它们相互之间是独立分配的。两个双杂合黄色短尾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突变型菌株经过再次突变又可成为与野生型相同表型的过程称为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在F1中选择杂交的个体最好是() 某种鹦鹉羽毛颜色有4种表现型: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F1代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占50%,红色鹦鹉占50%;选取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两个杂合体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种杂合体的基因型可能是() ABO血型有()种表现型,()种基因型。 野生茶树就是野生型茶树,栽培茶树就是栽培型茶树() 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的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与一只突变型雌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果蝇与突变型果蝇之比为2∶1,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蕲蛇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黑色类圆形斑纹,习称() 典型白喉伪膜为灰白色,如呈黑色,则可能是()。 典型白喉假膜为灰白色,如呈黑色,则可能是 酸蚀试样的中心部位呈现腐蚀较深的暗斑,有时在暗斑周围有灰白色带及暗黑色的小点和细小的孔隙,称为() 野生型p53基因 野生型p53基因 外表面灰白色,密布灰白色圆点状皮孔的是 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则此生物() 科学家分离了脉胞菌(真菌)的突变晶系——poky小菌落,与野生型进行了下列杂交实验:①poky小菌落♀×野生型♂→后代全部为poky小菌落;②野生型♀×poky小菌落♂→后代全部为野生型。由此可判断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 中国大学MOOC: 由突变型基因通过突变而形成原来的野生型基因的过程称为逆向突变。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