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隋和唐代早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度之下,农民理论上的的身份性质是()。

A. 农奴
B. 自耕农
C. 地主的佃农
D. 国家的佃农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12****2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399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12****2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399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唐朝用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主要原因是()。 ①均田制的废弛 ②农民破产的结果 ③安史之乱的破坏 ④朋党之争的影响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简述唐代均田制的内容、特点以及意义。 隋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其作用表现在( )。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②轻徭薄赋有利于荒地开垦,保障政府的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③稳定的赋税④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以下哪些属于隋朝开始实行的()①三省六部制②租庸调制③科举制④府兵制⑤募兵制⑥均田制⑦废除九品中正制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租庸调法是唐初颁布的,随着均田制的瓦解,为两税法所取代() 均田制结束于()。 均田制的性质是() “均田制”最早形成于 ( ) 。 均田制的实质就是() 均田制将土地分为()。 隋朝在制度建设方面,既体现为“继往”、又体现为“开来”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府兵制 ④均田制和租调制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根据你的判断,颁发诏书的是( )。 唐代租庸调制中,()调了征收。 唐代租庸调制中,( )调了征收。 唐朝前期,大力推行均田制,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的土地,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关中农民均田所得最少最可能是由于()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是为了() 按照均田制中规定,妇女可分田()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