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是()

A. 龚自珍
B. 梁启超
C. 魏源
D. 冯桂芬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86****6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350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86****6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350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洋务派思想家冯桂芬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理念,下列选项中,与这一理念主旨相符的有( )。 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洋务派思想家冯桂芬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理念,下列选项中,与这一理念主旨相符的有() 按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观点,应为()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④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⑤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近代一位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这反映出() 据说,舞蹈是团结之术、()之术、()之术、()之术、()之术。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最能说明列强获得了下列哪项特权?() 晚清一位大臣针对列强在华攫取的某项特权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这项特权指的是()。 晚清一位大臣针对列强在华攫取的某项特权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这项特权指的是( )。 张之洞认为,"()为中国神圣相传之圣教,礼政之原本" 主张有教无类,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的我国古代著名教育是()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该主张强调的是() 20世纪初《商务官报》载文指出:“国之富强,视乎利权;欲保利权,端在抵制;抵制之术安在?舍兴工无他道也。”该文认为实现“国之富强”的首要途径是() “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 以下是一组洋务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1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勤远略。” 材料2 奕说:“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材料3 冯桂芬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富之术。” 请回答: (1)曾国藩所谓的“剿发捻”和“勤远略”分别指什么? (2)参考材料2.3,说明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结合材料1.2.3,说明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何在?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中国古代(  )的教育主张。 富强是国之脊梁,民主是国之经络,文明是国之大厦,和谐是国之气血() 北朝著名教育学家颜之撰写的《颜氏家训》中,主张家教的方法是以行为教、以学为教、以身为教。 主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是孔子。 中国大学MOOC: 气管插管术之关键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