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女性,56岁,反复发作尿路感染20年。实验室检查:尿pH7.5,白细胞8~12/HP,红细胞3~5/HP。肾、输尿管和膀胱(KUB)X线片:左肾结石。最可能的结石成分是()
单选题
女性,56岁,反复发作尿路感染20年。实验室检查:尿pH7.5,白细胞8~12/HP,红细胞3~5/HP。肾、输尿管和膀胱(KUB)X线片:左肾结石。最可能的结石成分是()
A. 尿酸
B. 钙
C. 碳酸盐
D. 磷酸镁铵
E. 胱氨酸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38****9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6034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38****9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6035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热门试题
以下是关于尿路感染时实验室检查的描述,错误的—项是()
尿路感染患者反复发作,普通培养无菌生长,此时应首先考虑( )
以下是关于尿路感染时实验室检查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患者男,65岁。反复发生尿频尿急尿痛,有前列腺肥大史10余年,化验尿常规示:尿红细胞20个/HP,白细胞30个/HP,致该患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最主要的原因为
女性,29岁。曾患尿路感染,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经治疗后尿菌转阴。随访尿培养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下面确定该患者尿路感染为复发的依据是
男性,65岁,尿频、夜尿增多已5年,常有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已1年。发作时有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热,经用抗生素治疗后退热,症状缓解,但不久又再复发。本例进一步检查最有价值的是
患者,女性,40岁,反复发作尿路感染10年余,近1年夜尿增多,此次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尿检查白细胞8~10个/HP,X线肾盏变形,缩窄,中段尿培养为大肠杆菌。本例的诊断最大可能为()。
女性,10岁,突然出现尿频、尿痛,尿检查:尿蛋白(+),红细胞5~7个/HP,白细胞20~30个/HP,诊断为急性尿路感染。感染途径考虑()
女性,29岁。曾患尿路感染,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经冶疗后尿菌转阴。随访尿培养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下面确定该患者尿路感染为复发的依据是( )。
反复尿路感染者做尿细菌培养检查,哪项取尿方法最为可靠
反复尿路感染者做尿细菌培养检查,哪项取尿方法最为可靠
女性,48岁。反复发作尿路结石,骨痛。骨骼X线示骨膜下皮质吸收。实验室检查:高钙血症,血清碱性磷酸酶↑,皮质醇抑制试验血清钙不下降。诊断考虑( )。
女性,48岁。反复发作尿路结石,骨痛。骨骼X线示骨膜下皮质吸收。实验室检查:高钙血症,血清碱性磷酸酶↑,皮质醇抑制试验血清钙不下降。诊断考虑
女性,45岁,反复发作"尿路感染"10年,近2年来夜尿增多,昨日发生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尿液检查白细胞10~15/HP,BUN10mmol/L,B超探测右肾稍缩小,左肾明显缩小,中段尿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治疗后要追踪检查多久()
女性,45岁。反复发作"尿路感染"10年,近2年来夜尿增多,昨日发生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尿液检查白细胞10~15/HP,BUN10mmol/L,B超探测右肾稍缩小,左肾明显缩小,中段尿培养得大肠杆菌生长。治疗后要追踪检查多久?()
妊娠妇女反复发生尿路感染者,治疗宜()
患者,女性,32岁。便秘多年,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多次中段尿培养为大肠杆菌生长,夜尿增多。尿检蛋白(+),白细胞5~10个/HP,红细胞3~5个/HP,尿渗透浓度下降,临床诊断慢性肾盂肾炎,已施正规治疗。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预防尿路感染最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
男性,65岁,尿频夜尿增多5年,伴排尿困难,反复发作“尿路感染”1年余,自服抗菌药物治疗有效,未做系统检査。本例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査应是()
患者女,40岁。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十年余,近一年夜尿增多,此次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尿检查白细胞8~10个/HP,X线肾盏变形,缩窄,中段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
患者女,40岁。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十年余,近一年夜尿增多,此次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尿检查白细胞8~10个/HP,X线肾盏变形,缩窄,中段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