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高原植被的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据材料可知()

A. 唐朝后期黄河流域经济衰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浙地区
B. 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保护环境
C. 黄河流域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相关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19****5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083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19****5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083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后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有()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矿④发展畜牧业 唐后期敬宗至哀帝各朝,进士出身者在宰相中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 亚马逊雨林大火,林木破坏属于 ( )蒋介石唐生智战争,刘文辉与唐生智联名讨蒋,唐生智以失败而告终。 唐后期黄巢所建立的政权() 生态破坏的类型有植被破坏、()、()等三个方面。 简述中古后期医学的伟大成就。 施工中破坏环境植被、文物、水源等() 黄土高原以前植被丰富,长满大树,而千沟万壑,不见树木,这是植被遭破坏后水流冲刷大地造成的惨痛结果。有专家进一步分析认为,现在黄土高原不长植物,是因为这里的黄土其实都是生土。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专家推断的假设? 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对赵推崇备至:“自唐以前集书法之大成者,()也。自唐以后集书法之大成者,()也。” ①大量降水②大坝倒塌③植被破坏④灾民成群⑤洪水泛滥 唐后期朝廷对藩镇斗争成果最大的是()。 植被破坏的生态补偿量不应少于破坏量.具体补偿量确定原则为()。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植被破坏、_________和食物链被破坏等。 植被破坏的生态补偿量不应少于破坏量,具体补偿量确定原则为()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植被破坏、__________和食物链被破坏等。   唐代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两税法制度。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唐后期用租庸调代替两税法。() 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高原是(),被誉为“世界屋脊” 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高原是(),被誉为“世界屋脊”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