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从而定“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学生,这可以被看作是()课程的雏形。

A. 学科课程
B. 科目课程
C. 活动课程
D. 分科课程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03****3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646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03****3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647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深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深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儒家诞生于封建制度鼎盛的时代,孔子删述六经,纪录了封建礼乐制度。 儒家诞生于封建制度鼎盛的时代,孔子删述六经,纪录了封建礼乐制度() 司马迁认为孔子教育弟子主要是诗书礼乐四个方面() 孟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深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乐” .,“六艺”教育包括礼、乐、射() 孔子生活在礼乐崩坏的时代,礼乐崩坏的具体表现不包括() 孔子生活在礼乐崩坏的时代,礼乐崩坏的具体表现不包括() 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秦国当时() 礼乐射的具体内容是()。 “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出自以下哪本书?() “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出自以下哪本书?() 中国大学MOOC: 六经、六艺、五常以及其主张的诗书礼乐之道是华夏文明的本质。 《论语·八佾篇》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礼记》记载:“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如何认识和界定礼仪? ()主要职责:负责太子的学业知识,如诗书礼乐之类的经籍。 孔子幼时深受礼乐文化熏陶,常陈俎豆,()。 周公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