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用15N标记的细菌DNA,在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分裂两次后,其后代中含有14N标记的新个体与含有15N标记的新个体的比值为:()

A. 3:1
B. 2:1
C. 1:1
D. 7:1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05****9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03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05****9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03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用15N标记某噬菌体DNA,然后再侵染细菌,假设细菌破裂后共释放出16个噬菌体,则这些噬菌体中有几个不含15N()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4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的胞嘧啶()为m个,则n,m分别是 如果一个精原细胞核的DNA分子都被15N标记,现只供给该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则其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有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为(不考虑交叉互换现象)() 某生物细胞有1对同源染色体,将1个用15N同位素标记了DNA分子的体细胞加入含14N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同步培养,当细胞经过连续2次有丝分裂后,产生含15N同位素标记DNA分子的细胞个数不可能为() 利用15N及14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用于证实下面哪一种机制?() 1957年,为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分离细菌中15N标记DNA与非标记DNA所使用的实验方法是 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带有同位素15N标记,在含有14N核苷酸的试管中以该DNA为模板进行复制实验,复制2次后,试管中带有同位素15N标记的DNA分子占() 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有() 已知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A)40个,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的胞嘧啶() 已知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有40个,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的胞嘧啶() 可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培养H1N1病毒() 已知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有40个,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的胞嘧啶(C)为m个,则n、m分别是() 已知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A)40个,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的胞嘧啶(C)为m个,则n,m分别是() 以15N、14C标记的氨基酸饲养犬,然后观察其尿排泄物中含15N、14C双标记的化合物。可发现含量最多的是() 用15N 标记谷氨酰胺的酰胺氮喂养鸽子后, 在鸽子体内下列主要哪种化合物中含15N? 某人用15N标记某种碱基研究细胞的分裂实验中,发现:15N起初出现在细胞核中,然后逐渐转移到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上。这种被标记的碱基最不可能是()。 某人用15N标记某种碱基研究细胞的分裂实验中,发现:15N起初出现在细胞核中,然后逐渐转移到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上。这种被标记的碱基最不可能是()。 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及14N标记大肠杆菌的繁殖传代实验证明了() 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及14N标记E.coli的实验证明的反应机理是(  )。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