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某县法院的法官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时认为该合同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德,因此判定该合同无效。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行政法规、社会公德都是法的渊源
B. 在本案审判中,法官的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
C. 判决的可接受性是法官在判案过程所考量的因素
D. 违反公共道德的民事行为也可能被法院判为无效,这说明在司法审判中,道德规范具有和法律规则同等的法律效力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25****8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73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25****8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73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属于( )。 《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该条文确定的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下属理解正确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术对这条规定,下列哪些理解不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这条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不正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第7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3条至第7条的法律规定。 《十条规定》中的第七条是() 《保密法》第七条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加强保密检查 《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 《母婴保健法》第七条规定:“保健和医疗机构应当为公民提供婚前()”。 《七条规定》中的第七条是对()在岗尽责作出的明确规定 《供电监管办法》第七条规定: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应当符合()。 《安全生产法》第七条规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安全生产法》第七条规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第七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参与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第七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参与社会救助 担保法第七条规定的其他组织主要包括。---法律合规部() 法律合规部◆担保法第七条规定的其他组织主要包括() 我国《民法通则》第74条规定() 《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