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患儿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出现抽搐、双眼凝视,前囟隆起,颅缝增宽,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低血钙
B. 低血糖
C. 化脓性脑膜炎
D. 缺氧缺血性脑病
E. 胆红素脑病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71****7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276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71****7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277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该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烦躁,激惹,四肢抽动,前囟3cm×3cm,紧张,颅缝增宽。应考虑存在 患儿女,10个月。诊断“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治疗10天,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2天又出现发热、抽搐、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应首先考虑并发() 共用题干 患儿男,2岁。T39℃,1小时前以上感急诊入院,治疗期间患儿突然出现双眼凝视,全身抽搐,意识丧失。 患儿,女,生后二十天,近两天患儿不爱吃,不爱哭,不爱动,体重未长。黄疸退而又出现而入院,查血:白细胞总数升高,核左移,C反应蛋白增加,血培养阳性。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儿病情加重,皮肤有出血点,二眼凝视,前囟隆起,最可能的诊断是()。 婴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为:前囟饱满,颅缝开裂,尖叫,反复抽搐() 该患儿黄疸加重,第3日血清胆红素342μmol/L,双眼凝视、前囟饱满、角弓反张、眼球震颤、惊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患儿男,10个月。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青霉素加氯霉素治疗10天,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3天又出现发热、抽搐、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应首先考虑并发 患儿男,2岁。T39℃,1小时前以上感急诊入院,治疗期间患儿突然出现双眼凝视,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对该患儿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患儿女,8个月。因肺炎球菌脑膜炎入院治疗。抗生素治疗1周,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3日又出现发热,抽搐。查体:前囟紧张,X线片示颅缝分离,脑脊液检查正常。考虑患儿惊厥的主要原因是 10个月小儿,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青霉素加氯霉素治疗10天,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3天又出现发热、抽搐,前囟饱满,颅缝分离,考虑患儿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儿,男性,10个月大。诊断为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经抗生素治疗1周后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3天又出现发热,抽搐,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患儿男,2岁。T39℃,1小时前以上感急诊入院,治疗期间患儿突然出现双眼凝视,全身抽搐,意识丧失。患儿出院时进行健康指导的重点是() 患儿男,2岁。T39℃,1小时前以上感急诊入院,治疗期间患儿突然出现双眼凝视,全身抽搐,意识丧失。 惊厥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患儿男,2岁。T39℃,1小时前以上感急诊入院,治疗期间患儿突然出现双眼凝视,全身抽搐,意识丧失。 惊厥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一足月新生儿,生后4天因不吃、不哭、黄疸而入院,查体发现:患儿全身黄染,反应差,呼吸急促,面色灰,双肺闻细湿啰音,心率160次/min,肝肋下4cm,脾肋下1cm,质硬,两下肢有硬肿。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儿病情加重,皮肤有出血点,双眼凝视,前囟隆起,最可能的诊断是() 女,10个月。诊断“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治疗10天,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2天又出现发热、抽搐、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应首先考虑并发(  )。 治疗过程中患儿高热不退,反复惊厥发作,颅缝裂开,呕吐不止,可能合并了 8个月女婴,因肺炎球菌脑膜炎入院治疗。抗生素治疗1周,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3日又出现发热,抽搐。查体:前囟紧张,X线片示颅缝分离,脑脊液检查正常。考虑患儿惊厥的主要原因是() 在治疗过程中患儿高热不退,反复惊厥发作,颅缝裂开,呕吐不止,可能合并了 一足月新生儿,生后4天因不吃、不哭、黄疸而入院,查体发现:患儿全身黄染,反应差,呼吸急促,面色灰,双肺闻细湿啰音,心率160次/min,肝肋下4cm,脾肋下1cm,质硬,两下肢有硬肿。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在治疔过程中患儿病情加重,皮肤有出血点,双眼凝视,前囟隆起,最可能的诊断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