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足月新生儿生后第6天,因少吃、少哭、少动2d入院。体检:肛门温度38.2℃,精神萎,前囟饱满,皮肤黄染。呼吸每分钟50次,心、肺听诊正常,腹稍胀,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拥抱反射迟钝,已抽血送培养。进一步检查应先考虑()

A. 胸部X线摄片
B. 腰椎穿刺
C. 颅脑CT检查
D. 膀胱穿刺
E. 血清胆红素测定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49****7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582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49****7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582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新生儿家庭访视初访是生后1~2d() 一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4250g。出生后第3天出现黄疸,至第3周末仍未退黄。少哭,多睡、腹胀、便秘。测血清TSH30μU/ml。最可能诊断为() 一足月新生儿,生后3天进行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应在出生多久进行“复筛”()。 一足月新生儿,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至第3周仍有黄疸,小儿少哭,吃奶少,便秘。测血T50nmol/L,TSH30μU/ml诊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关于该患儿的可能发病机制哪项不可能() 一新生儿生后2d因高胆红素血症入院,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400μmol/L。以下哪项措施不妥当() 一新生儿生后2d因高胆红素血症入院,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400μmol/L。以下哪项措施不妥当() 男婴,3天12小时,因少吃、少哭半天入院。G2P1,35 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第2天,对其脐部的护理,错误的是(  )。 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第2天,对其脐部的护理,错误的是 一足月新生儿,生后2d,一般状态良好,但其网织红细胞5%,血涂片可见大量的有核红细胞和少量幼稚中性粒细胞,此情况表示() 患儿,5天,因少吃、少哭入院。查体:肛温33℃,心率90次/分;面部、四肢硬肿。复温首选 一足月新生儿,日龄5天,7月份出生,出生时有窒息,Apgar评分6分,2天来少吃,不哭,体温低。体检:肛温32.0℃,面颊、四肢皮肤暗红,皮下脂肪硬,心率90次/分。为使患儿复温,宜选的方法是()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第4~6天最甚。足月儿出生后()消退。 一足月儿,新生儿期黄疸消退延迟,进食少,嗜睡,生后5个月随访,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不足。形成该病的主要机制是() 患儿,男,足月新生儿,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第5天明显,以后逐渐减轻,10天后消失,考虑为 足月儿新生儿,母乳喂养,生后第2天出现呕血和血便,诊断为新生儿出血症,这是由于下列哪种凝血因子缺少() 一新生儿生后5d,因2d来少吃、不哭、体温低住院。体检:肛门温度32℃,面颊、四肢皮肤暗红,皮下脂肪硬,心率每分钟90次。为使患儿复温,宜选的方法是() 患儿,女,胎龄35周,顺产,生后第2天开始体温不升,少吃,少哭少动,于生后第4天入院,体检:T27℃,反应差,面颊,四肢及臂部皮肤发硬,呈暗红色,HR 92次/min,R22次/min,脉搏细弱,心音低钝,双肺未闻及啰音,入院后采取的治疗措施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儿科学]一足月儿,新生儿期黄疸消退延迟,进食少,嗜睡,生后5个月随访,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不足。形成该病的主要机制是 足月新生儿,生后6天,哭吵不安,神志清楚,牙关紧闭,四肢肌张力高,呈痉挛性抽搐,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控制痉挛首选哪种药物()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