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宋……田制不立,圳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冒伪,未尝考按(不曾追究查办),故赋人之利视前代为薄”。这体现出宋代()

A. 财政困难,入不敷出
B. 地主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
C. 人口减少,经济倒退
D. 农民承担的贼税更加沉重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03****6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644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03****6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644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古代按照均田制的规定,成年男子可以分到()亩田。 古代按照均田制的规定,成年男子可以分到( )亩田。 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十二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受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有学者认为“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对该土地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化工生产安全操作生产岗位安全操作管理要求。制溢料和漏料,严防“跑、冒、滴、漏”。 化工生产安全操作生产岗位安全操作管理要求。制溢料和漏料,严防“跑、冒、滴、漏”() 一亩园十亩田,一亩花十亩园() 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句中“时”义为( ): 以县为单位,将所有田赋、劳役、贡纳、杂差等一律折合成银两,分摊在本县田额之中。这是摊丁入亩制的内容。() “吾未尝为牧而牂生於奥,未尝好田而鹑生於宎,若勿怪,何邪?”中“田”的含义是()。 孟子说:“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时代的百亩,约相当于现在的() 压力容器试运行中应无跑、冒、滴、漏,不窜气,不瞥压 顶板冒落按动力不源可分为推垮型、冒漏型和压垮型3大类。 顶板冒落按动力不源可分为推垮型、冒漏型和压垮型3大类。 十八亩田在脚边 借记卡伪冒欺诈交易范围包括()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中的“时”表示的意思是()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中的时表示的意思是()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小农一般只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即可养“数口之家”。其宣扬的是() 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