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若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
单选题
《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若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分散宰相权力
C. 减少决策失误
D. 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29****4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2977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29****4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2978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热门试题
阎立本的(),是描绘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
简述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评价。
《贞观政要》是和大臣在讨论如何治国时留下的一本书
《贞观政要》中唐代名臣()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把“信”作为治国之大纲加以强调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于贞观元年,又将全国划分为()道。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将原苍梧改名梧州,梧州由此始称。
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材料反映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
《贞观政要》载:“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最能体现唐太宗的什么思想?()
除了汉朝之外,还有()注重借鉴前朝的经验教训,并留下著名的《贞观政要》。
贞观十五年______ ,唐太宗册封一名宗室之女为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______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此,唐太宗()
唐代吴兢所撰《贞观政要·论封建》记载:“贞观十一年,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灭……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对这则史料评述正确的是()
阎立本的()图,描绘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和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唐太宗贞观年间是历史上政府工作效率最高的年代之一。()
唐太宗贞观年间是历史上政府工作效率最高的年代之一。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李世民将亲女()公主下嫁吐蕃松赞干布,通过这次和亲,使其时中原的许多文化习俗、茶和饮茶习俗传去西藏。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些说明:()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些说明:()
贞观之治:庸太宗
唐代大画家()所画的《步辇图》,描绘的是贞观15年唐太宗接见土番松赞干布的使者和亲的场面。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