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女性,11岁。上下前牙牙面自幼有白色斑块。口腔检查:上下前牙和第一磨牙牙面有边界明确的白垩色斑,其线纹与釉质的生长发育线相平行吻合。叩诊(-),探诊有带状缺陷,无松动。初步诊断为釉质发育不全。防治措施不合适的是

A. 复合树脂修复
B. 酸蚀涂层法
C. 待牙齿生长稳定后烤瓷修复
D. 进行必要的防龋处理
E.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27****3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36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27****3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37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患者,女性,26岁,要求上前牙美容修复。临床检查:上下前牙均有程度不同的黄褐色斑块,部分患牙有釉质缺损,质硬。最佳的治疗方案为() 患儿,女性,11岁,口腔卫生差,双侧上下颌乳磨牙面广泛浅龋,松(-),叩(-)该患儿患病的易感因素为() 患者,女性,13岁,体检见其上下前牙呈扇形移位,松动Ⅰ〜Ⅱ度,X线片示:第一磨牙牙槽骨弧形吸收至根中1/2,上下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约至根1/3〜1/2。 患者女,28岁,全口重度四环素牙,要求上下前牙烤瓷冠修复。X线片显示上下前牙牙周均元明显异常为明确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口腔检查中应了解的情况是(). 患者,女性,13岁,体检见其上下前牙呈扇形移位,松动Ⅰ~Ⅱ度,X线片示:第一磨牙牙槽骨弧形吸收至根中1/2,上下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约至根1/3~1/2。此病最可能诊断为() 患者男性,67岁,发现口腔黏膜白色病损4~5年,有粗糙感。吸烟40年,每日吸烟20支。检查见:双颊合线上下白色角化斑块各为(1×5)cm。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在高氟地区口腔检查时发现,某人右上前牙牙釉质有广泛白色不透明区,但不超过牙面的50%,若此牙以Dean氟牙症分类系统标准记分应为 患者女性,3岁,因“上前牙牙冠折断要求治疗”来诊。有长期奶瓶喂养史。口腔检查:上颌乳前牙颈部环形龋。其诊断是() 患者,女,13岁,恒牙,磨牙完全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盖Ⅱ°,上下牙牙列拥挤Ⅰ° 患者,女性,13岁,体检见其上下前牙呈扇形移位,松动Ⅰ~Ⅱ度,X线片示:第一磨牙牙槽骨弧形吸收至根中1/2,上下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约至根1/3~1/2。此病的主要致病菌为() 在高氟地区口腔检查时发现,某人右上前牙牙釉质有广泛白色不透明区,但不超过牙面的50%,若此颗牙以Dean氟牙症分类系统标准记分应为() 某男性患者,17岁。上前牙面有白色斑块合并缺损,求治。10岁前一直住在东北地区。口腔检查:釉质严重发育不全,牙表面有带状和窝状的棕色凹陷,叩诊(一),无松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26岁,要求上前牙美容修复。临床检查:上下前牙均有程度不同的黄褐色斑块,部分患牙有釉质缺损,质硬。最佳的治疗方案为 患者男性,67岁,发现口腔黏膜白色病损4~5年,有粗糙感。吸烟40年,每日吸烟20支。检查见:双颊合线上下白色角化斑块各为(1×5)cm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性,20岁,自觉上前牙牙面有斑点,要求美齿修复。临床检查:全口牙列均可见不同程度白垩色斑块,呈云雾状,边界不明确。患者有高氟区生活史,其最可能的诊断为() 患儿,女性,11岁,口腔卫生差,双侧上下颌乳磨牙面广泛浅龋,松(-),叩(-)该患儿恒牙已萌出,查见窝沟深,以下哪项不是预防手段() 患者,女性,13岁,体检见其上下前牙呈扇形移位,松动Ⅰ~Ⅱ度,X线片示:第一磨牙牙槽骨弧形吸收至根中1/2,上下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约至根1/3~1/2。此病的治疗方案中,并不需要() 患儿5岁,上前牙前突 检查:上前牙牙间隙,前牙开颌,可能原因为 女性,42岁。两侧后牙咬硬物时酸痛。口腔检查:两侧上下后牙面磨损严重,探诊酸痛,温度刺激试验酸痛,不松动,牙周检查(一)。可能的诊断是 女性,20岁,诉咀嚼无力,口腔检查发现上领第一恒磨牙颊侧牙周袋约6mm深,牙齿松动Ⅱ°,口腔卫生尚佳,下前牙牙石I°拟诊女性,20岁,诉咀嚼无力,口腔检查发现上领第一恒磨牙颊侧牙周袋约6mm深,牙齿松动Ⅱ°,口腔卫生尚佳,下前牙牙石I°拟诊()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