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吴某系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编辑,马某系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中国健康教育通讯》杂志社编辑,为吴某之妻。某年3月,吴某认识了来北京釆访的国外某报记者梁某,梁某唆使吴某替其搜集《政府工作报告》(绝密)。问:(1)假如吴某拒绝梁某的请求,事后也没有向有关部门反映此事,吴某是否构成犯罪?(2)假如吴某拒绝梁某的请求,却在一次朋友聚会中故意将本单位有关人员传阅的《政府工作报告》泄露出去,结果当晚美国之音就广播了《政府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吴某是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还是构成为境>卜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二罪有何区别?(3)假如吴某没有拒绝梁某的请求,将内部传阅的《政府工作报告》私印一份,指使妻子马某将复印件交给梁某。梁某当即给马某5000美元。第二日,国外某报全文发表该报告,而那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尚未召开。吴某和马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60****9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757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60****9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757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1944年8月,新华社英文广播部在延安成立,9月1日新华社____正式开播, 某高校学报编辑部拟出版一期该学报的增刊,需要向()申请报批。 出版社设立的期刊编辑部被侵权时,应当以()的名义向法院起诉。 (名词解析) "两报一刊编辑部" “编辑部”对于()相当于()对于“学校”。 列宁在火星报编辑部的声明 编辑部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学校 某期刊编辑部发现互联网上有一篇作品非常好,很想转载,但不知如何与作者取得联系,于是在转载这篇文章的同时,在刊物上作了附注说明:“请作者及时与本编辑部联系,领取稿酬。”作者知道后,认为期刊编辑部侵犯了他的著作权,而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也支持作者,责令期刊编辑部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该期刊编辑部侵犯了哪些权利? 1984年初,经国家经委的协调安排,改进后的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交由新华社试运行。 1944年8月,新华社英文广播部在延安成立,9月1日新华社____正式开播,定向美国旧金山,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机构第一次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向国外播发英文新闻。 《编辑部的故事》是我国第一部() 1918年,《新青年》编辑部扩大,先后参加编辑工作的人员是() 新华社对《新华时评》的要求是“缘事而发”、“抓住新闻事件,紧扣时代脉搏”。这是对新闻评论()的要求。 新华社对《新华时评》的要求是“缘事而发”“抓住新闻事件,紧扣时代脉搏”。这是对新闻评论()的要求。 报纸编辑部的最高领导机构是()。 记者处理好与编辑部的关系应做到 如何正确处理记者与编辑部的关系? 法人设立的被视为出版单位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承担。 设立非独立的期刊编辑部,应具备( )等条件。 社论、编辑部文章、评价员文章的划分依据是( )。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