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道,以吏为师。”这名话反映的是()

A. 儒家的思想
B. 道家的思想
C. 墨家的思想
D. 法家的思想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72****3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29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72****3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29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维护儒家道统,提出“明先王之教”教育宗旨的教育家是()。 战国时期提出“民贵君轻”的人是 古中山国是战国时期的千乘之国,领域包括今定州、正定 概述韩愈关于“先王之教”的基本内容。 “臣不佞,不能奉先王之教”中“不佞“意为()。 提出“凡人之性成于习”,“无教则不能成”观点的是()。 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其反映的现象是() 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其反映的现象是( )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哪位诗人提出的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哪位诗人提出的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战国时期提出“令民为什伍”的是()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仁”的学说的是()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救国方案是()   战国石鼓文是()国家之物。 《考工记》记载:“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粵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 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 )在《天问》中就有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追问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