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学历类
>
学硕统考专业
>
历史学313
>
“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单选题
“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 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B. 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 佛教融汇儒学伦理
D. 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36****1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287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36****1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288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热门试题
北宋实行文官政治,士大夫集()()()于一身,本着各自的道德学问及对现实问题的理解为政。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有僧侣的()倾向,也有士大夫的僧侣化倾向,其中士大夫僧侣化常被称之为居士。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中国古代士大夫“立三不朽”的最高理想是指
《离骚》的主题是忠君和爱国。()
简述士大夫阶层的养成。
士大夫的本业是什么
士大夫和太监对抗称为()
北宋末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北宋灭亡,史称什么之变?
宋代院体画和士大夫画有什么不同?请分析士大夫画的艺术主张及创作特色?
太监和士大夫的矛盾,称为()
张飞对于士大夫是极为尊敬的()
举例分析唐代士大夫的文化特征
早期的水浒故事,差不多都是北宋末年发生的事,水浒故事到北宋末年已经基本定型。
佛教在末年传入中国。
汉朝末年佛教来到中国。( )
汉朝末年佛教来到中国()
汉代士大夫阶层的作用是什么?
具有鲜明的士大夫之词特征的词是( )
在“又一士大夫不快”中,“不快”之义为()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