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20****6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824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20****6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824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17年新增试题)陈某于去年1月起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发布虚假欠费短信,每次骗取受害人10元。今年12月,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共有400多人被骗。对陈某的诈骗数额应当累计计算,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诈骗财物已经转让给他人,如接收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 电信网络诈骗的渠道是()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需牢记()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应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的情形有()。 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是() 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盗窃、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0元以下者,除如数偿还和按公安机关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应给予______处分。 ()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是诈骗罪成立的客观基础。 《意见》进一步统一了数额标准和数额幅度底线标准,规定电信网络诈骗财物价值(),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 《意见》进一步统一了数额标准和数额幅度底线标准,规定电信网络诈骗财物价值(),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 关于电信网络诈骗,说法正确的有__() 附加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特点 诈骗犯罪集团指()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盗窃、诈骗公私财物,情节较轻的,给予;情节较重的,;情节严重的,给予()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中“三问”是指() 下列对电信网络诈骗理解错误的是() 下列不属于电信网络诈骗的是() 诈骗罪在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我国反电信网络诈骗的专用号码是多少()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