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 皇权不断加强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58****3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582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58****3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582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瑞典是委员制国家。 委员制的优点是(    ) 瑞典是委员制国家() 三公宰相制 唐代,()是当然的宰相。 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 ( ) 委员制的优点有()。 宰相“兼修国史”的传统肇始于( ) 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哪个宰相() 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瑞士联邦委员会是典型的委员制。 什么叫委员制,具有什么特点 什么叫委员制,具有什么特点 在西欧国家中,实行委员制的国家是:() 委员制下,行政权由()掌握。 天宝六载,杜甫参加制举落第,操纵此次考试的宰相是(? ?)。 《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①宰相分管事务较多②宰相不被重视③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F列说法正确的是()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F列说法正确的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