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唐代常科每年举行,科目很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谣,意谓三十岁考中明经者已老不堪言,而五十岁考中进士者则正当少壮。唐代名臣多出身于这两科。一中进士,世人皆以“白衣公卿”看待。说明当时世人看重的科目是()。

A. 秀才
B. 明经
C. 进士
D. 明法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09****4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384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09****4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384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唐代科举考试常科中最受重视的科目是() 唐代“科举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其中与法学有关的是( )。 唐代进士及第后庆祝活动一般在曲江举行。 唐代“科举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其中直接与儒学有关的是( )。 每年例行的科考,在唐代称为“常科”,在清代则称为“()”。 唐代明算科的岁考 宋代科举中进士科仍最受重视,其他的()等科目合称诸科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br/>“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br/>——《新唐书》卷44《选举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新唐书》卷44《选举》上请回答:(1)通过以上材料可知唐代的选官途径主要有哪些? (2)谈谈你对隋唐科举制度的认识。 考进士比考明经的难度低() 考进士比考明经的难度低。() 科举制中最重要的进士科,始现于唐代,完善于宋代。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此话出自() 考明经的难度比考进士的难度高()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是指要树() 明经科 与常科相比较,唐代制科有哪些特点?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这要求我们(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是指要树立的理念() 进士科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