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研究耐盐碱的海水稻,有助于突破我国18亿亩有限的耕地资源约束,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类水资源、可耕地和粮食三大危机。下列关于海水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野生耐盐碱水稻的出现,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水稻的耐盐性和不耐盐性属于相对性状
C. 通过杂交水稻技术,可以增加海水稻的优势
D. 海水稻的细胞壁可以阻止盐碱等分子的进入,因此可以达到耐盐碱的目的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71****7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395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71****7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395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并非直接生长在海水里,而是在海水经过的土地种植,具有不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因此可让荒地变为良田。2017年10月,在袁隆平的带领下,山东省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获得丰收。这主要表明( )。 在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中,必须要坚守()亿亩耕地红线 ()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 我国提出18亿亩耕地的红线标准,一方面要,侵占耕地,一方面也要防止土壤侵蚀造成的耕地土壤破坏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我国的耕地面积不能逾越的红线是()亿亩 据估计,宋朝时中国的耕地面积6亿亩,明朝时增加到5亿亩,清朝时增至11亿亩。新增耕地中很多为“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边际之地”。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在研究的初始阶段,文献调查法有助于(),有助于为研究人员(),有助于() 在研究的初始阶段,文献调查法有助于(),有助于为研究人员(),有助于() 严守20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 严守20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完成造林5.45亿亩,累计治理沙化和石漠化土地1.8亿亩() 1月15日,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的首批耐盐碱水稻品种已通过国家耐盐碱区域试验审定。在多地的示范种植田,测产结果显示平均亩产稳定超过() 压实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稳定粮食生产责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亿亩以上。 为了保证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守住多少亿亩的耕地红线() 以下哪种产品有助于突破平台期() 中国政府之所以一直强调要保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是因为大量的耕地被当作建设用地。这里影响耕地供给的因素是()。 2022 年 6 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 19.18 亿亩,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我国划定的耕地红线的面积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