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职业技能
>
石油石化职业技能鉴定
>
计算题: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溶质组分A,吸收塔内操作压强为106kPa,温度为30℃,混合气流量为1300m3/h,组成为0.03(摩尔分数),吸收率为95%。若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试求进入塔顶的清水用量L及吸收液的组成。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0.65X。
主观题
计算题: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溶质组分A,吸收塔内操作压强为106kPa,温度为30℃,混合气流量为1300m3/h,组成为0.03(摩尔分数),吸收率为95%。若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试求进入塔顶的清水用量L及吸收液的组成。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0.65X。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73****3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415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73****3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416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热门试题
某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可溶组分,气体入塔组成为0.06(摩尔比)要求吸收率为0.9,操作液气比为2。求出塔溶液的组成。(8.0分)
某操作中的吸收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A组分,若L增加,其余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ya(),出塔液体的浓度x1(),回收率()。
在吸收过程中,若只吸收混合气体中的,称为单组分吸收()
在逆流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含氨5%
在吸收过程中,若只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一个组分,称为单组分吸收()
在某填料层高度为4m的填料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分。已知混合气的流量为50kmol/h,组成为0.05(摩尔分数),溶质的吸收率为96%,溶剂的流量为100kmol/h,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1.58X,则吸收塔中所用填料的等板高度为()
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其液气比L/V为2.7,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1.5X(Y,X为摩尔比),溶质的回收率为90%,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之比值为:()。
已知混合气体的体积流量为Qm/s,空塔气速为u1m/s,则吸收塔的塔径为()
已知混合气体的体积流量为Qm2/s,空塔气速为u,m/s,则吸收塔的塔径为()
已知混合气体的体积流量为Qm/s,空塔气速为u1m/s,则吸收塔的塔径为()
某化工厂用清水在吸收塔中吸收从焙烧炉排出的SO2混合气体,炉气的流量为qV=(标准)·h-1炉气中SO2
在吸收过程中,溶质和溶剂之间不发生显著的()广泛的应用分离混合气体和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气体。
一逆流操作的常压填料吸收塔,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A,入塔气体 中含A1%(摩尔比),经吸收后溶质A 被回收了80%,此时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平衡线为y=x,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1m,试求填料层所需高度。
用水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体时,吸收剂为()。
用水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体时,吸收剂为()。
吸收塔主要吸收()组分,解吸塔主要解吸()组分。
常压下,在一直径为0.6 m的填料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分。己知混合气的流量为40kmol/h,组成为0.05 (摩尔分数),溶质的吸收率为98%,出塔的液相摩尔比为0. 016。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1.85X,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042 kmol/(),则填料层高度为()
常压下,在一直径为0.8 m填料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分。己知混合气的流量为50 kmol/h,组成为0.05 (摩尔分数),溶质的吸收率为98%,出塔的液相摩尔比为0. 015。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2.25X,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1. 15kmol/(),则填料层高度为()
在逆流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组分,其液气比L/V为2.85,平衡关系为Y=1.5X(X、Y为摩尔比),溶质的回收率为95%,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之比为()
[计算题]升液化气挥发后能生成250升混合气体,问40升液化气能挥发生成多少m3的混合气体?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