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男,48岁。胃镜活检病理为胃中分化腺癌,腹部增强CT未见肝转移结节,手术探查发现肿瘤已浸润至横结肠,较局限,肝脏未见肿物,幽门下淋巴结肿大。该病人应行()

A. 胃癌姑息性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
B. 胃癌根治术横结肠切除术
C. 胃大部切除术
D. 全胃切除术
E. 横结肠切除术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93****3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855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93****3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855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女性,50岁,慢性萎缩性胃炎20余年。胃镜检查,胃窦部大弯侧可见一直径约1Cm的息肉状隆起。活检病理示中分化腺癌。手术切除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内。符合该患者早期胃癌的肉眼类型是() 患者男,46岁。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侧1.5cm×1.0cm浅表溃疡,活检病理诊断为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病变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小弯侧有2个淋巴结转移。其组织病理学分期是 患者男,46岁。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侧1.5cm×1.0cm浅表溃疡,活检病理诊断为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病变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小弯侧有两个淋巴结转移。其组织病理学分期是 男性,55岁,因腹痛一个月来诊,肠镜发现乙状结肠肿物,病理提示中分化腺癌,腹部CT提示乙状结肠肿物,大小为5cm×4cm,侵及浆膜,肝左外叶可见直径两厘米转移灶,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 距肛门2cm肿瘤,侵及肌层,病理回报中分化腺癌,首选的手术方式为 患者,男,58岁,上腹饱胀隐痛5年,钡餐胃肠造影和B超检查腹部均未见异常,胃镜检查示胃窦黏膜有充血和糜烂,活检病理报告黏膜呈慢性炎症,中度肠上皮化生,重度不典型增生。最佳治疗是() 男,41岁,发现右上颈包块2个月,病理活检为低分化鳞癌,原发灶最常位于() 男,41岁,发现右上颈包块2个月,病理活检为低分化鳞癌,原发灶最常位于 ( ) 男性,62岁。因大便有脓血1个月入院。肛门指诊在距肛缘7cm处触及直径4cm大小肿物,中间有溃疡,活检病理:中分化腺癌,全身检查无阳性发现,肝肺未见转移。此时最合理的治疗方法是(  )。 男性,62岁。因大便有脓血1个月入院。肛门指诊在距肛缘7cm处触及直径4cm大小肿物,中间有溃疡,活检病理:中分化腺癌,全身检查无阳性发现,肝肺未见转移。应采取的手术方式是(  )。 胃的分化型腺癌包括() 患者男,59岁,因上腹饱胀隐痛5年,钡餐胃肠造影和B超检查腹部均未见异常,胃镜检查示胃窦黏膜有充血和糜烂,活检病理报告黏膜呈慢性炎症,中度肠上皮化生,重度不典型增生,最佳治疗是 患者粪便隐血试验{+),胃酸pH 6.0。腹部B超:肝脏实质均匀。胃镜:胃窦部直径3cm溃疡,边缘隆起。活检病理报告为胃窦腺癌。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为 男性,46岁。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侧1.2cm×1.0cm浅表溃疡,活检病理诊断为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病变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小弯侧有2个淋巴结转移。其组织病理学分期是() 男性,46岁。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侧1.2cm×l.Ocm浅表溃疡,活检病理诊断为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病变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小弯侧有2个淋巴结转移。其组织病理学分期是 男性,46岁。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侧1.2cm×1.0cm浅表溃疡,活检病理诊断为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病变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小弯侧有2个淋巴结转移。其组织病理学分期是 男性,48岁。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侧1.2cm×1.0cm浅表溃疡,病理诊断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示病变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小弯侧有2个淋巴结转移。应诊断为()。 女性,47岁,4年反复胃区不适,疼痛嗳气。胃镜检查:胃窦部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可见血管分支并做活检病理。 女性,45岁。腹胀,食欲缺乏2个月就诊。胃镜检查及病理证实为胃体部腺癌早期,下列哪项治疗措施应为首选 如病理证实为卵巢中分化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I C期,本例的治疗应该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