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唐朝时有一座城市,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这座城市是( )。

A. 长安
B. 洛阳
C. 开封
D. 大都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46****2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187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46****2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187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唐朝时的都城()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大学MOOC: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表明唐朝时的扬州是一座()城市 ()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 新中国政府为稳定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作的努力包括( )。 中国最早的史既是当时的文化精英,也是社会政治发挥作用的人。 经常项目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政治、文化交往而经常发生的国际收支项目,不包括()。 1712年,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 ),使之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般具有多种职能() 中国的基本资产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的是()。 ()是毛南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有一座城市,它既是中国近代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我国主动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它是() 唐代结束了西晋以来长达多少年的动乱,使唐朝成为了世界上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大学MOOC: 杜甫的诗句“商胡离别下扬州” “商胡”表明唐朝时的扬州是一座( )城市 在跨文化交往中“换位思考”的必要性是什么? 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地下陵墓的是(  )。 在中同历史上,黄河流域曾经长时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政治经济迅速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和经济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 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