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C. 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 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90****9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064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90****9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064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中学生甲(12周岁)与乙(13周岁)发生争吵,甲找来叔叔丙(30周岁)将乙打成轻微伤。下列关于处罚的表述正确的是()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他人又杀害被绑架人的,应按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 甲(15周岁)先后与乙(15周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l万余元;与丙(18周岁)敲诈他人财物5 000余元后又将之杀害;与丁(13周岁)抢劫他人财物l 500余元。请分析案例,回答下列问题:本案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甲(15周岁)先后与乙(15周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l万余元;与丙(18周岁)敲诈他人财物5 000余元后又将之杀害;与丁(13周岁)抢劫他人财物l 500余元。请分析案例,回答下列问题:甲的行为构成()。 甲男与乙女结婚,其子小明20周岁时,甲与乙离婚。后甲与丙女再婚,丙子小亮8周岁,随甲、丙共同生活。小亮成年成家后,甲与丙甚感孤寂,收养孤儿小光为养子,视同己出,未办理收养手续。丙去世,其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 甲(男)与乙(女)结婚,其子小明20周岁时,甲与乙离婚。后甲与丙(女)再婚,丙子小亮8周岁,随甲、丙共同生活。小亮成年成家后,甲与丙甚感孤寂,收养孤儿小光为养子,视同己出,未办理收养手续。丙去世,其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哪些?() 甲(男)与乙(女)结婚,其子小明20周岁时,甲与乙离婚。后甲与丙(女)再婚,丙子小亮8周岁,随甲、丙共同生活。小亮成年成家后,甲与丙甚感孤寂,收养孤儿小光为养子,视同己出,未办理收养手续。丙去世,其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哪些?(  ) 某中学生甲,17周岁,一日因言语不和将同学乙(15周岁)打伤,乙的父母一年后起诉甲(甲已满18周岁),要求赔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15天婚假() 甲(17周岁,辍学在家)与乙(16周岁,辍学在家)在网吧上网时因琐事与丙(16周岁,高中学生) 发生争吵, 并殴打丙致其轻伤。检察院审查后,综合案件情况,拟对甲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乙作出不起诉决定。关于对甲的考验期,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甲(15周岁)先后与乙(15周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l万余元;与丙(18周岁)敲诈他人财物5 000余元后又将之杀害;与丁(13周岁)抢劫他人财物l 500余元。请分析案例,回答下列问题:对丙的行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甲(15周岁)先后与乙(15周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l万余元;与丙(18周岁)敲诈他人财物5 000余元后又将之杀害;与丁(13周岁)抢劫他人财物l 500余元。请分析案例,回答下列问题:对乙、丁的行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15周岁的刘某绑架了富商张某3周岁的儿子小明,勒索10万元。后因小明一直哭闹,刘某害怕被人发现而将小明掐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国家规定,晚婚者是指年龄符合以下要求:男()周岁以上、女23周岁以上;少数民族男23周岁以上、女21周岁以上 甲(男)与乙(女)结婚,其子小明20周岁时,甲与乙离婚。后甲与丙女再婚,丙子小亮8周岁,随甲、丙共同生活。小亮成年结婚后,甲与丙甚感孤寂,收养孤儿小光为养子,视同己出,未办理收养手续。下列关于丙去世时,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叙述,正确的有() 甲(男)与乙(女)结婚,其子小明20周岁时,甲与乙离婚。后甲与丙(女)再婚,丙子小亮8周岁,随甲、丙共同生活。小亮成年成家后,甲与丙甚感孤寂,收养孤儿小光为养子,视同己出,未办理收养手续。丙去世,其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哪些?(2014年卷)() 已满16周岁的甲出钱叫未满16周岁的乙替他把2千克从境外非法带到境内。甲的行为( )。 员工结婚,男年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可享受婚嫁几天() 甲(17周岁)、乙(15周岁)经预谋后,在某学生放学路上将其绑架,并向家属勒索财物,家属及时报案,公安机关及时处理并将甲、乙抓获,解救了被绑架的学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吴某(15周岁)先后唆使张某(15周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5周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周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吴某的行为构成()。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